查看原文
其他

乡村教师伍万银:宁愿自己添辛苦 不愿大山书荒芜

往期精选

坚守深山43年教书育人,践行不忘初心庄严承诺

人民日报微博发文致敬洪雅一学校开学典礼

眉山举行第35个教师节庆祝大会

35000余名教师背后的眉山教育强市梦



原洪雅县瓦屋山镇沙湾村小学

教师伍万银的先进事迹

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

感动了很多人


2013年9月10日,CCTV7刊播【我在山里当老师的日子】


2014年,伍万银老师被评为眉山市劳动模范、市道德模范




2018年9月沙湾小学举行开学典礼,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发文进行报道


2019年11月6日,市委书记慕新海在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简报(第8期)《风雨四十载 山村教师情》上批示:

伍万银同志43年如一日坚守山区,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自己的人生,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,学习宣传伍万银同志先进事迹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、奋发担当作为,为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、推动治眉兴眉再上新台阶集聚强大力量。


一个山村,一所学校

一个教师,一份使命

三间平房,六张课桌

四十三年,初心不改


都说他一定能腰缠万贯,因为名字里有万还有银,谁知他只是一名清贫至极的山村教师。都说他一定是轻轻松松,因为山高皇帝远没人看也没人管,谁知他年年都是先进、次次都是优秀。他是全村最受欢迎的人,因为深山里的娃娃,都说离不得他。他是亏欠家庭最多的人,因为党旗下的誓言,他用了一生来兑现。他,就是洪雅县瓦屋山镇沙湾村小学教师——伍万银。


情系深山,三尺讲台洒青春

清瘦、矮小、精神,这是伍万银给人的第一印象。他平静地讲述着他在大山深处的坚守,朴实无华却打动人心。

1976年11月,19岁的伍万银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毅然回到家乡瓦屋山镇,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。有人问他:“你是正牌师范生,咋不在县城里当教师。”年轻的伍万银总是不好意思地拍拍脑袋:“我也没啥大志向,反正山里的娃都需要人教”。他先后在新寺村、关帝村等村小任教,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,他主动申请到了全镇(当时是炳灵乡)最偏远的沙湾小学任教。

瓦屋山镇沙湾村距县城110公里,距瓦屋山场镇45公里,这里交通不便、常年阴雨,早晚温差大、空气湿度大,即使是三伏天里,被子也会受潮生霉,工作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。多年来,分配到小山村任教的老师来了一个又一个,也走了一个又一个,有的老师哭着给家里人打电话:“这是啥鬼地方,我宁愿不当老师了也不在这儿教书!”最后,只剩下了伍万银一个,也只有他彻底扎下了根,这一呆就是43年。

“和其他在艰苦地区奋斗的共产党员比,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。” 就这样,伍万银独自守着一座学校,他承担了语文、数学、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德育等全科课程,包揽了两个甚至三个年级的全部教学任务,担任了校长、老师、炊事员、维修工等所有角色,甚至因为担心山路湿滑学生摔跤,对年龄小、住得远的娃娃,伍万银还要亲自背着上下学。为了兼顾不同年级的学生,他凭着一股子韧劲,教完左边教右边,教完这科教那科,张开嘴巴一直说,一天到晚没空过。直到退休前,伍万银还担任着小学学前班和一年级两个班的所有教学工作。

沙湾小学校舍简陋陈旧,改善办学条件一直是伍万银最大的心愿。“那是我这辈子,唯一一次利用党员身份向组织提请求。”他多次联系村“两委”,多次向上级反映,多方奔走相告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08年,沙湾小学配合瓦屋山电站修建,需要整体搬迁。在学校搬迁过程中,伍万银主动协调新学校选址、土地落实等问题,并挨家挨户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,还利用休息时间与工作组的同志一起走村串户,做村民的工作。新校舍建设期间,伍万银坚持每天都到工地上查看学校修建进度,生怕出一丁点儿工程质量问题。村民们见了都说:“伍老师,你比修自家房子还上心哩!”

在伍万银的努力下,学生们搬进了新校舍,教学条件得到巨大改善。可伍万银却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中,有了一身的“职业病”,风湿、颈椎炎……犯病疼的时候,他总是咬咬牙,又一头扎进教学工作中。在学生李代琼的印象里:“伍老师风湿疼的时候走路都困难,但他从来没有缺过一节课”。

43年来,伍万银有多次离开沙湾村的机会,妻子孩子也对他提出过要求,但他始终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,他担心他一走,孩子们就没有学上了。这一留,就是一辈子!


心怀大爱,四季不辍育桃李

“孩子的事就是最大的事。”这是伍万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在沙湾村,有能力的家长都带着子女外出读书了,留在这里的孩子大多属于贫困家庭。伍万银带的最后一个班级,11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就占了4个。

“娃娃们小,家庭又困难,我不关心他们,谁关心他们啊!”伍万银坚持定期家访,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和思想情况了如指掌,哪个孩子家里有了困难,他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。1997年4月,学生魏容的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外嫁,只留下她与70多岁的爷爷、奶奶相依为命,面临失学。伍万银带头捐款捐物,并号召全校师生资助她,解决了魏容的上学困难。同时,伍万银还多方求助,为长期解决魏容上学问题四处奔波。县水电局领导得知此事后,决定每月资助魏容100元,一直到初中毕业。如今,魏容已长大成家,每每谈及此事,总是说:“没有伍老师,就没有我的今天,伍老师就像我的再生父母。”

2006年,学生冯孝飞父母因病双亡,家中只剩下他与年仅14岁、还在读初中的哥哥,以及卧病在床多年的奶奶,面临失学。伍万银亲自上门关心冯孝飞,并主动掏钱让其到校读书,又四处奔走联系,希望找到愿意长期资助的好心人。2007年,成都一位爱心人士得知此事后,资助冯孝飞上学。后来,冯孝飞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,后又升入大学,捷报传来之时,伍万银眼含热泪,满是慰藉。

感情的天平偏向了学生,亏欠的总是家人。伍万银心里一直有两道过不去的坎。2010年4月,伍万银的岳父突患重病,被紧急送往雅安住院救治(瓦屋山镇李湾村与雅安接壤)。因正值上课期间,伍万银没能到医院守候,本想利用星期天去看望老人,没想到老人竟没有挨过去。2013年2月,伍万银80岁的老父亲患重病住院,因怕影响学生学业,他只能每天打电话了解病情,想着等到放假的时候前去陪护看望,可直到手术那天,他都没能去到现场。

“我那时只想跟他离婚,为了一个学校,连家都不要,老人都不要了。”说起当时的情景,伍万银的爱人依然有些埋怨。

老人的事,成为多年来伍万银心中难释的亏欠和遗憾,每每谈及,一向乐观的伍万银言语中总会透出一丝无奈与沉重:“当时只是单纯地想,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,如果我请假了,全校十几个娃儿就只能放假,课程进度也会受到影响。山里的娃不容易,不能因为我一个人,耽误了全校学生的学业啊!没想到,就这几天,老丈人就没等过去……我对不住老人……”

2011年5月,由于山路湿滑,伍万银在上班时摔倒,脚部踝关节骨折,为了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,每天早上,他拄着拐杖到教室上课,放学后,又拄着拐杖回去,没有请一天病假。沙湾村的热心村民劝他回去休息,他说:“没事没事,我扛得住。”妻子心疼他:“你又不是铁人,请一天假休息怎么了。”他却理直气壮:“我手没伤,就能写,嘴没伤,就能讲。脚杆摔到了,咋个就不能上课了?”凭着一根拐杖,伍万银坚持没让学生耽误一天课程,他用蹒跚的脚步,丈量着初心的长度。


初心不改,五彩芳华铸师魂

如果人生以功名论颜色,伍万银的人生一定是单色调,但如果人生以奉献论颜色,伍万银的人生一定是五彩的、斑斓的。

尽管学校只有一个老师,伍万银却从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:“再小的学校也要像个样子,再少的学生也要教出个名堂。”

伍万银总是晚上备课到12点以后,早上6点就起床,赶在所有学生之前到校,检查一遍校园,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劳动,打扫校园内外清洁卫生。所以随时走到沙湾小学,都能看到一片整洁干净的环境。

在对学生的管理上,伍万银尤其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在行为习惯、道德情操、价值取向等方面以身作则。为了教好学生的体育课,伍万银自学了篮球知识,年过半百的他还带着学生在空地上打球、练球。

“伍老师很严格,要求今天背诵的课文就必须背完,不然就要留下来。”伍万银的严格认真,是学生们眼里的常态。在沙湾小学,每周一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从未间断,每当小山村响起庄严的国歌,那就是伍万银对教书育人最动人的注解。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伍万银的辛勤努力,结出了丰硕的果实。多年以来,他任教的各个年级学生成绩,在全镇乃至全县,都是名列前茅,曾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。从沙湾小学出来的学生,不仅成绩优秀,学生品德、行为习惯更是令人称赞。

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伍万银用他朴实无华的言行,感动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与家长,沙湾村有的祖孙三代,都是伍万银的学生。凭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、硕果累累的教学实绩,伍万银获得了无数荣誉:1992年被评为炳灵乡优秀共产党员;1993年被评为洪雅县先进教师;2005年被评为洪雅县优秀共产党员;2011年被评为眉山市优秀共产党员;2014年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;2015年被评为“四川省劳动模范”;2016年被评为“四川省最美优秀乡村教师”;2019年被评为“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等。先后在《眉山日报》、《眉山电视台》、《四川电视台》、中央综合频道《温暖上学路·妈妈背我去上学》,央视聚焦三农栏目《我当老师的日子》等媒体播出,并作为洪雅县“百姓宣讲团”成员,讲述党员故事,传递初心力量。

一个又一个的荣誉,一次又一次的褒奖,并没有让伍万银陶醉其中,止步不前。2017年9月,伍万银本已到退休年限,但为了孩子们,又毅然决定退而不休、返聘任教,直到2019年6月,送走了学校最后一名学生,他才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使命,真正“退休”。他说:“虽然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休了,但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,村里有需要,我还可以贡献力量。” 

巍巍瓦屋山不会忘记,无数个寒暑冬夏,伍万银与清贫作伴、与寂寞相守,谱写着一曲平凡而感人的奉献之歌,用他那瘦削而坚强的身躯,撑起沙湾村小的那片蓝天!


向伍万银老师学习!


来源:眉山先锋

在看点这里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